从“杏花村遗址”的考古发掘文物证实,杏花村酿酒史可上溯到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南北朝时期,汾酒便已成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唐时杏花村酿酒作坊多达70余家,呈现“长街恰副登瀛处,处处街头揭翠帘”之盛况。唐以前酒皆为“浊酒”,中国酿酒史上第一家蒸馏白酒便是“汾州贡酒”。李白喝后赞美:“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晚唐杜牧清明节出行逢雨,湿寒之际,思酒若狂,便有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童遥指杏花村”两句绝唱,描绘了汾酒的过去。1915年,杏花村的老白汾酒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成为我国唯一荣获甲等大奖章的白酒品牌,加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宴用酒,以及在5次全国评酒会上蝉联“国家名酒”桂冠,成就了汾酒的现在。
汾酒诞生之后,经过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和魏晋时期,共4500多年中国酒文化哺育,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西周酒文化既为中国酒、也为汾酒发展确定了方向。
在西周富足的农业经济和发达的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西周礼乐文明,对西周时期的酿酒、饮酒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从而促进了中国酒和杏花村酒大发展、大转折:一是发明了酒曲和“五齐”、“六必”的酿酒经验,使酿酒纳入有章可循的科学轨道,酒的质量产生质的飞跃。二是设官治酒,以法禁酒,对规范酒业管理、禁止酒祸蔓延、提高制酒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三是大力倡导“酒礼”、“酒德”,大大丰富了酒的精神文化价值,成为中国酒文化及汾酒文化区别于西方酒文化的最大特色。
沐浴中国酒文化的阳光雨露,汾酒度过它的婴儿期、幼年期和少年期,茁壮成长。至南北朝时期,终于以“汾清”酒赫然成名于世。据《北齐书》卷十一载:“河南康舒王孝瑜,字币德,文襄长子也,初封河南郡公,齐受禅,晋爵为王。历任中书令、司州牧。”“初,孝瑜养于神武宫中,与武成同年相爱。将诛杨谙等,孝瑜予其谋。乃武成即位。礼遇特隆。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其亲爱如此。”
北齐高湛,史称武成帝,公元561—564年在位。北齐国都有上都、下都之分,上都在邺,就是今河南安阳;下都在晋阳,就是今太原晋源镇一带。武成帝在晋阳经常喝汾清,他劝在“邺”的高孝瑜,也要喝上两杯。而且是从北齐的军事中心晋阳写信向康舒王孝瑜推荐“汾清”酒,表明当时“汾清”酒质量之高、名气之大,足以达到“国家名酒”的级别。
古时酿酒追求一个“清”字,汾酒在南北朝时期定名为“汾清”酒(汾指产地汾州),可见它当时造“清”的程度和质量之高。在汾清成名之时,汾清的再制品竹叶洒(当今保健名酒竹叶青酒前身)同样赢得盛誉。梁简文帝萧纲以“兰羞荐俎,竹酒澄芳”诗句赞美之。北周文学家庾信在《春日离合》诗中曰:“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三春竹叶酒,一曲鹍鸡弦。”可见此酒烈度不大,同现在汾酒集团所产竹叶青“香甜软绵”特色一脉相承。
一个杏花村,能够同时造就两种“国家名酒”,这在中国酒文化史上无出有二。
编辑:施红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名酒收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改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