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酒收藏-名酒文化
     
华芳名酒博物馆华芳名酒博物馆华芳名酒博物馆华芳名酒博物馆华芳名酒博物馆
站内搜索:
  名酒文化  
  相关信息  
·馆长刘千忠76岁创办酒茶电子商…
·每日饮酒却能活到110岁
·汾酒与中国唐史学会联袂聚焦诗…
·白酒喝出健康来
·酒以成礼,中庸为上
·戏说酒徒与酒狂
·我国古代酒类管理与防伪--作酒…
·杏花村酿酒史
·中国的“茅台酒”
·酒与书法——笔走惊龙蛇
·中国酒的历史和分类
·中国古代十大宫廷贡酒
·白酒的历史和常识
·白酒起源与发展
·四川酒和文化
·中国酒令考略(下)
·中国酒令考略(上)
·酒场三十六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名酒文化自古文人多爱酒  
名酒文化
自古文人多爱酒
发布时间:2012/6/2 信息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 信息作者: 浏览次数:1253

       酒在文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酒可以侠,可以雅,可以痴,千古以来,惟有文人才能品评出其中的韵味。古时的文人不仅以文下酒,而且还以酒作文,流传千古的酒文化诗句比比皆是;现当代文人与酒的故事,更为我们增添了不少闲情与雅趣。

     酒是梁实秋多年的老朋友。他小时瘦弱如豆芽,可人却非常善饮,第一次醉酒竟在六岁。梁实秋说自己酒量不大,是谦词,比胡适可能还是要强些。胡适曾因酒出过一次洋相。那是一个雨天,胡适和一帮朋友喝得尽兴,独自雇一辆人力车回家。那没有职业道德的车夫乘他酒醉,顺手牵羊,剥了他的衣裳,偷了他的钱包,把他扔在雨里。此后,胡适再不敢随便乱喝。后来胡太太给他一个金戒指,上面镌有“戒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字,戴在手上,表示戒酒。

     鲁迅有饮酒的嗜好。他常常约朋友到饭店吃饭,每饭必喝酒。有时心情高兴,还能喝个一醉方休。郁达夫曾对鲁迅饮酒有过生动的描述,因为他们经常有机会同桌共饮。郁达夫回忆道:“他对于烟酒等刺激品,一向是不十分讲究的;对于酒,他的量虽然并不大,但却老爱喝一点。在北平的时候,我曾和他在东安市场的一家小羊肉铺里喝过白干;到了上海之后,所喝的,大抵是黄酒了。但五加皮、白玫瑰、啤酒、白兰地,他也喝,不过总喝得不多。”

     叶圣陶爱酒,却很少有人见他醉过。据说,他一生仅有过两次醉酒,一次是朱德总司令的六十大寿,叶圣陶应邀赴宴,酒逢知己千杯少,不觉多贪了几杯,散席时他酒醉难以自持,被工作人员护送回家。还有一次是抗战期间,应邀与英国教授雷纳较酒量,两人“酒逢对手”,一直对酌到太阳西下,最后雷纳先喝醉了,而叶圣陶勉强自己走回家,也醉倒在床。虽然叶圣陶黄酒能喝五斤以上,但大多时候仅喝一两多解瘾,可见他具有极强的自制力。

     贾平凹爱喝酒,也爱吹自己能喝酒,自诩为“长安首喝”。他认为饮者大都善于吹嘘,连诗仙李白也不例外,明明是以诗传名,却偏偏要说“惟有饮者留其名”。他在文章中常常写到酒,特别是那篇以“酒”为题写父爱的文章,非常感人。贾平凹写作时常手持一把宜兴紫砂酒壶,边写边饮,三四个小时后,酒喝光了,一篇文章也写好了。后来,贾平凹得了肝病,只好戒酒,一滴不沾。不过看见别人饮酒,仍馋。

     文人爱酒,源于酒能触发创作的灵感,很多人不是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吗?文人爱酒,是因为文人性格恰如酒性。酒有优劣之分,在当下这个时代,不知道文坛还有多少酒性,或者说又有多少能酿出醇香四溢的文采?
    
                        

                                                              编辑:施红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名酒收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改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中国名酒收藏酒文化博物馆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ADD):湖北省仙桃市何李路20号(2号楼1单元302室)  邮编:433000       鄂ICP备2024079672号-1
电话(TEL):0728-8219999 15327846007  传真(FAX):0728-3493992 邮箱(E-mail):a26079999@163.com 
技术支持:新梦科技 [后台管理]
开放时间:0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总浏览量:30388148次 昨日浏览量:1737次 今日浏览量: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