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缘镇而名,镇因酒而生,酒与镇相伴而生,贯穿了中国酒业的千年历程。 诸暨同山镇抓住契机,以产业化为核心反哺城镇化,以城镇化拉动产业化提升,全力支持同山烧产业做大做强。 
6月1日,中央电视台首播了纪实节目《北纬30°中国行》,节目组在第6集用了45分钟的时间,向观众介绍了这个地方的人文风貌,尤以浓墨重彩介绍了这里有“江南古酒同山烧”。 近日,《华夏酒报》记者来到诸暨。在同山烧非物质文化遗产烧制工艺传承人、浙江同山醉美人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小义的带领下,一同发车赶往离诸暨市区30多公里远的同山镇。 与绍兴温婉的黄酒不同,同山镇里产出的高粱烧酒,不仅度数高,而且酒性特别烈。同时,它还依然延续着古老的酿造工艺和“家家酿酒,户户卖酒”的自由出售传统。 在过去白酒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中,这种作坊式生产、无序销售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同山烧淹没在中国白酒企业高速增长的大潮中。这也让很多诸暨人“有点说不出的难过”,甚至引发诸暨人在网上进行的大讨论,诸暨的特产同山烧怎么就只局限于诸暨呢? 同山烧要想走出诸暨,作为一个品类崛起,在奇兵奇胜营销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新看来,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需要政府的指令性行为,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扶大限小,逐渐规范非法的、混乱的市场格局,净化市场环境,形成产业规模合力”。 通过政策性的引导,引领以同山醉美人酒业为代表的诸暨同山烧酒进行规模生产经营,实现集约化产区建设,将使得同山烧在行业内登堂入室,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换句话说,同山烧在产业方面的“觉醒”,是成就其品类做大做强的当务之急。 “打好产区概念牌,一旦产区概念塑造成功,传播得当,同山烧的价值将会得到充分的释放,届时受益的将不仅仅是醉美人酒业,而是整个同山烧品类。随之而来的必将会是诸暨同山烧产业集群时代的开启。”孟跃(中国)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孟跃向《华夏酒报》记者表示,同山烧产区的崛起,可给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中国白酒行业,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诸暨的“江南古酒” 位列浙江省文化厅2009年公布的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诸暨的“同山烧”烧制技艺与当地独特的风俗、环境和人文密不可分。作为一种高粱烧酒,同山烧的酿制,得益于当地独产的一种“糯高粱”,当地的村民百姓叫它“高杆白藤拐糯高粱”。一般来说,同山镇的村民,会选择每年的4月份,将高粱种子下种,至8月~9月成熟,那时放眼山地,高粱大红,密密匝匝,颇为壮观。 8月份,《华夏酒报》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同山镇的高粱已经成熟,大多数高粱地已经收割完毕。我们走进同山镇的外江山村里,在这个古朴的村落,绿墙环绕,粉砖黛瓦之下,沿街道的门口,摆放的都是大缸的高粱。 做成久负盛名的“同山高粱烧”之后,除家庭自己饮用,很多当地的村民会将这种产自青山绿水间的原生态酒馈赠亲朋,甚至以塑料壶包装的形式在诸暨本地和周边县市的餐饮行业销售,价格也较为“平民化”,每公斤约为20元左右。一年下来,同山镇每年非酒厂生产的同山烧中,除了用于家庭自饮部分,全年至少有350千升散户自产烧酒,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流通领域。 唤醒“久睡不醒”的市场 同山镇副镇长张俊向记者介绍,在同山镇高粱烧酒发展的高峰时期,全镇16个行政村家庭式自产同山烧农户有700户以上,全镇散户小作坊年产量累计可达2万千升。不过,这并不能改变同山烧市场仅局限于诸暨地区的尴尬现状。 幸好有人愿意改变这种“尴尬”。出生于浙江天台的谢小义,早些年间一直在上海和杭州做实业。2006年,陪同诸暨籍的妻子一起回家过节时,他惊奇地发现,尽管“色如琥珀、美若红玉、香味醇正”的同山烧在诸暨人眼里一直引以为傲,但在市场经营方面完全是一个“自闭而不自知”的少年。 在白酒行业发展的潮水汹涌澎湃之际,同山烧酒的市场表现却“久睡不醒”,这与它悠久的传统工艺优势极不对称。而谢小义以一个商人的眼光认为,发展同山烧的市场经济,使之在现代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并不仅仅局限于它的商业表现,还关乎它的生存和传承。 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谢小义先是在同山镇的西源村租了一所废旧的学校办起了酒厂,并聘请寿南灿、寿均良、边长康等丰富经验的酿酒师傅做酒, 成功上市了“同山醉美”产品。虽然依旧采用的是古法酿制,但在口感、包装和规模上,已经远非同山镇散户作坊式的生产可比。同时,在为“同山烧”做进一步的产业化推广上,同山醉美人酒业现代化的、统一的生产规划和市场管理,也开了个好头。 谢小义之后,现在的同山镇已拥有数家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酒厂。原有的小作坊经过技术改造,成为了规模化生产的酿酒车间,同时,在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他们还在引进先进的酿酒、灌装设备,确保这些远销全国各地的同山烧酒品质更环保、更安全。而在市场方面也开始自建渠道,走出诸暨,走进绍兴、杭州、上海、北京等市场。 同山烧产业集群的效果也逐渐得以显现。 现在的同山镇,因为规模化酒厂的驻足,已经开始吸引来自全国的灌装生产线、包装材料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眼球。这些以白酒生产加工为核心的新产业集群的准备入驻,都为同山烧酒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 同时,同山烧也逐渐从民间走向更高的文化领域,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开始受到认可。 从2008年开始,谢小义对同山烧酒文的化进行了整理。他与同山镇政府一起,穿村走户,收集当地与“同山烧”相关的民间故事,并将“同山烧”传统的烧制工艺笔录下来,为建立“同山烧”非物质文化档案留下了第一手材料。 2009年,同山烧成功申报成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酒为媒带动招商 同山镇位于诸暨市的西南部,因为是丘陵地貌,加上地处北纬30度的亚热带气候,同山镇终年气候湿润。这个面积55平方公里的镇子,辖16个行政村,有22647人口,绝大部分都是农业人口,以发展农业为主。 在同山镇,除了有“高粱酒之乡”的称号外,同山镇的农业特色优势也非常凸显,获得了“水果之乡”的美誉。但在同山镇党委书记张晓满看来,要使得同山镇经济飞速增长,还要依托于以同山烧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崛起。而为了满足同山烧市场需求,目前同山镇政府正在集聚全镇力量,予以支持。 一个最有力的例子是,本地产的高粱是“同山烧”的最佳原料,不能由其他地区的高粱品种代替。这种独特性为当地高粱种植户带来客观的收入。同山镇现有高粱种植面积超5000亩,而随着同山烧酿酒产业的发展,高粱售价也在一路水涨船高,从过去的2.6元/公斤攀升到现在的5元/公斤。 以醉美人酒业为例,它进入同山镇批量生产以后,谢小义和种植户们联合成立了同山醉美红高粱合作社,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与农民签订了收购合同。目前,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3年来,光种植高粱出售一项,就为种植户收入增加了100多万元。 “要满足同山烧当地的酿酒产业,至少需要4000吨糯高粱。所以酿酒产业的到来,为当地的高粱种植户带来了非常客观的收入。”张晓满说。 此外,张晓满认为,现在的同山镇要想发展,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招商。依托酒业项目,可以带动同山镇的产业招商。“利用同山烧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和具有特色的同山烧酒文化,以酒为媒,吸引擅长资本运作、有实力、有诚意、有同山烧文化认同感的高端优质企业入驻同山镇”。 产业化为城镇化铺路 让张晓满认为“振兴同山烧产业是一个发展机遇”的,还有他对于当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研判。 在今后5年、10年甚至20年中,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依赖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将不仅仅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同时,将打破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而“城镇化”建设的释放,则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社会成长演变的逻辑和方向。加快推进乡镇的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为主要载体扩大内需,充分释放城镇化的需求潜力,是中国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战略重点。 “要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增比进位突破目标,走城镇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张晓满说,对于同山镇,全力支持同山烧产业做大做强,以此壮大经济实体,让产业化服务于城镇化建设,是推动同山镇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这个思路的指引下,同山镇镇委也将发展同山烧产业视为镇里的重点项目,并责令相关部门不遗余力搭建好信息平台,全程为企业提供服务。“因为酒类行业的特殊性,项目审批注册程序较为复杂,镇里便开通专项服务通道,及时快速为企业提供融资信息及政策咨询,保障项目快速顺利推进。”张晓满说。 在张晓满的规划中,对于同山镇来说,它还应该有一个覆盖面积逾200亩的同山烧酒文化产业园区,而这正在镇委的规划酝酿中。 如今,这份规划得到了诸暨市政府的支持,市政府专门拨出500万元资金扶持园区建设,镇政府也出台相应经济奖励政策吸引企业进驻。截至目前,已经打入市场的同山醉美人酒业意向最为明显。 张晓满说,今年,同山镇将会继续加大酒业项目投资,提升规划建设酒业工业园区,培育、扶植两三家大型同山烧酒龙头企业;计划用一年时间创建一两个市级知名品牌,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省级知名品牌。 为此,他们已经把高粱基地列入粮食功能区建设,计划发展高粱基地1000亩,为同山酒业发展提供优质原料。 “同山镇的发展思路,可能和其他以工业为主的镇街稍有不同,同山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张晓满说,今年3月,同山镇出台了《2013年度经济发展激励政策》,在市级政策的基础上,对当年新引进的项目,规定建成后前三年所缴税收,按其对同山地方财政收入贡献部分给予30%的奖励。这让包括酒业在内的不少项目非常有信心。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名酒收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改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