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一直存在着内耗严重、高端酒涨价过快、过度包装等种种顽疾。日前,在“中国白酒与社会经济发展论坛”上,与会人士对于白酒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均表示出忧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指出,中国的白酒企业去年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建设水平同步提升,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文化成为白酒业核心价值
中国白酒产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年生产超过1000万千升,产值超过3800多亿元,销售产值4000多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以文化为核心价值的传统特色产业。
“十一五”时期,白酒产量以年均31%的速度在快速增长。虽然处在快速稳定的发展机遇期,但白酒行业仍然存在一些影响行业发展的问题。
步正发指出,对白酒民族品牌的丰富内容、酒文化中的中华文明的精髓宣传不够,名酒品牌国际影响力不强,国际化步伐缓慢;对酒的消费规范引导不够,一些舆论的曲解、误解以及非理性的饮酒引发的社会问题时有发生。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认为,伴随着发展的脚步,白酒行业所面临的舆论压力日益加大。高端酒涨价、奢侈品营销等正常的企业市场行为却不断引发公众质疑;国务院禁止三公奢侈消费以及广电总局限酒令等,更被片面解读为白酒发展进入拐点的“警报”讯号。一时间,白酒行业、特别是名优白酒品牌成为众矢之的。这些非议虽然不能阻挡白酒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但却降低了中国白酒的社会美誉度,伤害了民众对多个白酒品牌甚至整个白酒行业的感情,给优秀的中华酒文化蒙上了阴影。
特色产业也有顽疾
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以65度商品量计,总产量突破千万大关,达1025.55万千升,同比增长30.7%。白酒行业在经历了多年发展后,形成了具有民族品牌的丰富内容的酒文化。但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也表达了行业内不和谐声音的担忧。他认为:“过度包装、虚假宣传、文化乱象、假冒侵权一直困扰白酒行业的发展,而在当今白酒行业的竞争与合作的格局中,中国白酒企业之间的竞争多于合作,甚至存在不和谐的声音。此外,面对跨国酒业打上门来的激烈竞争,中国白酒业需要团结。”
袁仁国也表示,中国白酒业正步入一个空前发展的关键时刻。一方面是空间广阔的全球市场,一方面是亟待加强的品牌塑造。在纷繁复杂的转型时刻,中国白酒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可谓前所未有。从白酒业自身来说,需要走出“丛林法则”的局限,在竞争的同时,加强沟通与合作。
“国酒茅台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一种液态符号。”袁仁国还表示,作为传统产业白酒行业的一员,我们深知,每一个优秀民族品牌的成长,都经历了极其艰辛的过程。借此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大众媒体,应形成爱护民族品牌、鼓励民族品牌发展的氛围,支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白酒业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名酒收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改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